第一百四十九章:神灵居所?(1 / 2)

洞县阴阳界衙之内忙成一片。

土地娘娘的神灵法驾就摆放在了大殿之中,数十个身穿黑衣盘坐在一旁,提前一天就开始斋戒静心,迎接神祇。

身穿白色袍服的法师从外面走了进来,周围七八个道士随同。

那白袍一看便知是界衙的管事之人,大魏称之为界衙阴官,民间称之为轮回法师,专门送人入阴世幽冥。

这进来的八九人,便是整个洞县界衙的所有人了。

皆是真正隶属于阴阳界衙体系、道籍在册的道士。

白袍法师看了一眼神灵法驾,点了点头。

然后问起了身旁的一个道士:“明日的香火醮祀准备得如何了?”

界衙道士拱手:“按照惯例,早就准备好了!”

排在后面的另一个道士上前:“城内家家户户今夜开始闭户念诵土地娘娘神名,我等也都去查看过了。”

站在末端的一个十七八岁的道士也说道:“徒儿也亲自送信入阴殿,得到了土地娘娘的回应。”

虽然是每周一十五都要例行举办的香火醮祀之事,但是这些洞县阴阳界衙道士门一个个办起来,都异常谨慎,不敢有丝毫怠慢,生怕出现差错。

可以见得此事对他们非常重要,和他们的性命前途息息相关。

白袍法师看了看那神祇法驾,还有土地娘娘的神像:“希望这一次的香火醮祀的收获能多一些,你我也能熬出头,早一日离开此地,去往郡城。”

看起来这洞县界衙阴官,对于在这么一个下县当值,颇有些不甘心。

没有人注意到界衙之前经过的车驾。

更没有看到轮回阴井之上,突然弥漫出淡淡烟气。

和那寒气有着微微的不同,虚无缥缈。

车驾远去,云君却突然出现在了马车前。

“道君!都已经办妥了!”

“整个洞县一举一动都已经在云君掌控之下。”

“轮回阴井大约深数十米处,下去之后没有多久,会看到洞壁之上挂着几盏白色纸灯笼。”

“灯笼正面写着洞县阴殿、生人勿进。”

“背面却有着一张画上去的鬼脸。”

“那灯笼的光有些问题,若是凡人应该当场剥夺神智,而且画上去的鬼脸还有着警戒的作用。”

“只是这种小把戏,根本发现不了本君。”说到这里,云君惯例进行了一番自吹自擂。

道人问道:“下去之后呢?”

云君立刻停了下来,接着说道:“深入底部之后有几个岔道。”

“一处通往地脉火室,是一个焚尸之地!”

“一处通往一座地宫,四通八达,上面写着阴殿两个字。”

“云君看了一下,里边一共有着四十五人,只有一个妖怪,应该便是那什么土地娘娘。”

“界衙的那些人负责外边祭祀,这土地娘娘住在里边,不知道是起什么作用。”

道人点了点头,驱赶着驴儿转向,绕过大道向着小巷里边走去。

“走吧!明日看看这所谓的香火醮祀到底是个什么祀法!”

“就知道这阴阳界衙的妖鬼之神,到底是干什么的了。”

———————————

陆小郎背着药箱一路小跑,来到了自家门口。

左顾右盼,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的那驾驴车,眼中露出担心的神色。

但是进院子里之后,就看到一只驴子趴在院子里双目望天,自家的一双儿女正欢笑着围绕着其打转玩闹。

阳光照落的地方,一个道士坐在坐在木椅之上靠着看书。

车驾停放在了院子的角落里,驴大将军也终于从驴车上下来了。

虽然这驴车的重量对于驴大将军来说和没有也差不多,但是对于天性好动的驴大将军,拖着这么一架车,感觉就不能撒欢的奔跑了。

摆脱了车驾的束缚刚过去没有一会,驴大将军还没撒欢冲上几圈,院子里的两个小鬼就盯上了它。

此刻,一个小心翼翼的摸着驴大将军的毛耳朵。

一个摸着驴大将军的肥屁股。

任由驴大将军扭来扭去,这两个小鬼就是不肯放弃。

驴大将军要爆炸了。

它张开了血盆大口,露出了两排白牙,想要出声吓唬这两个孩童。

结果迎面就被塞了一个萝卜嘴巴里面。

驴大将军顺势就咀嚼了起来,两片厚嘴唇崛起,嚼得格外欢快。

“咕夸!”

“咕夸!”

只记得吃,一时就忘记了原来想要干什么了。

“小驴儿,吃萝卜!”小男孩摸着驴大将军的脑袋。

“爹!来客人了,来客人了!”爬在驴大将军身上的小女孩听到推门声,一下子抬起头来,看见是陆小郎之后高兴得大喊。

“来了个道士,还有个驴子。”男孩也站了起来,开心的说道。

“这驴子好大!好肥啊!”小女童在空中划着圈,仿佛在形容驴大将军的肥屁股。

“比我们之前看到的驴子高多了也肥多了。”

陆小郎上前拱手:“空尘道长。”

空尘子站起身来:“打搅了。”

天色已晚,吃过饭之后,陆小郎在门外收拾着自己的药箱,整理着药材。

道人跨门而出,看了看天空之中升起的圆月。

明日就是十五,今日的月亮已经如同一轮银盘了。

道人却突然开口问道。

“陆郎中,令夫人也是被那所谓的土地娘娘带走的吧?”

道人突然开口,吓了陆小郎一跳,而其问出的问题,更是令陆小郎震惊不已。

“你怎么知道?”

道人略微一笑:“贫道也不是瞎子,你说起那土地娘娘的时候,各种怀疑猜测,和城内其他人不一样,没有丝毫敬意。”

“谈起初一十五时常有人失踪之事,更是眉眼有伤痛隐现,更是代表着你必定有亲近之人也遭此祸劫。”

“而你家中,只见一双儿女,却不见令夫人。”

“稍作联想,便已然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