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花重锦官城 凝陇 1696 字 2个月前

第二日一早, 沁瑶便跟着卢国公夫人回了书院。

回去后卢国公夫人果然宣布书院放假, 至于究竟放几日假, 暂未作准, 只令众学生先行回家, 等候通知。

诸女都知道书院突然放假恐怕跟昨日卢国公府之事脱不了干系, 又见突然少了康平公主和冯初月, 不免都暗生猜疑。

夏芫的脸仿佛笼了一层寒霜,从早上在书院露面,一直到夏家派人来接, 始终未露过笑脸。

刘冰玉等人知道事情经过,见夏芫那副阴沉沉的模样,心里都极不爽利。

裴敏恨道: “不知道的, 还以为她受了多大委屈, 谁能想到她这是害人不成,心有不甘呢。”

刘冰玉也啐:“她刚回长安时, 我第一次去韦国公府, 见她待人接物温柔娴雅, 还当她是多有教养的千金小姐, 没成想这么姣花般的一个人, 心竟比豺狼还狠毒几分。”

王应宁向来明慧,自经历大隐寺之事, 便已隐约察觉夏芫有些不妥,其后经历玉泉山一遭, 越发对夏芫敬而远之, 眼下听刘冰玉和裴敏大发议论,便告诫道:“你们既知道此人表里不一,平日在书院里更应该谨言慎行,何苦落了把柄在人眼里。”

两人立即噤声。

沁瑶一口恶气憋在心中出不来,见夏芫被陈渝淇等人簇拥着从她身旁走过,目不斜视,脸上毫无赧色,一怒之下,恶向胆边生,悄悄从袖中摸出张纸符,使了个招鬼咒。

那符无声无息落于夏芫脚下,很快便不着痕迹地沾到她鞋底。

夏芫毫无所觉,一边听陈渝淇等人说话献殷勤,一边往大门走,眼看便要走出书院。

沁瑶这边暗中加持一番,看准机会,低念一句:“收。”

正好夏芫提裙迈过大门,抬脚时,符纸重又从夏芫脚底落下,枯叶般飞落尘埃里。

裴敏等人看得清楚,好奇问:“那是什么?”

沁瑶不自然地笑了笑,道:“给她一点教训,顺便让她接下来这些时日老实一点,莫再做怪。”

因头一回用师父教她的道术害人,沁瑶说话时便不像往常那般有底气,但若不给夏芫一点颜色瞧瞧,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沁瑶知道自己犯了青云观的戒条,回家后便自动自觉找出道德经,预备抄上百遍,以消自身业障。

抄经耗时耗神,沁瑶整日呆在家中,哪也不去,亏得王应宁等人因在家无事,常结伴到瞿府来找她,沁瑶倒也不觉寂寞。

这日刘冰玉带来消息,说是冯初月在家自缢了——当然,因被家人“发现及时”,并未死成。

“当日那件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如今闹得沸沸扬扬,连我阿爷都知道了,他历来器重冯公子,说依照冯公子的为人,想必冯小姐也差不到哪去。如今坊间都说冯小姐分明有意攀高枝,设局陷害了夏二公子,我阿爷怎么也不相信。见冯公子这几日焦头烂额,还曾到韦国公面前帮着冯小姐说过几句话,可韦国公和德荣公主就是咬死了不松口,说冯小姐要进门可以,只能做妾,做妻绝无可能。冯小姐听到这消息,便自缢了。”

刘冰玉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内幕全说了出来,末了还加上自己的注解:“人要是真心寻死,怎么都能死成,冯初月摆明了是想用死做要挟,逼着韦国公府和夏二公子低头呢。不怪她从乡下来的,以为这是她们原州,把韦国公府当成了乡绅之流,不曾想韦国公府自开朝起建,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怎会将这样不上台面的伎俩放在眼里。”

王应宁静静听完,微笑道:“此话差矣,别忘了当年皇上登基,韦国公一家人曾被贬谪至蜀地十一年,经此一事,韦国公府虽未撼动根本,却也大伤了元气。想当年出事时,韦国公府正值春秋鼎盛,却因卷入夺嫡之争,被人从云端打落。如今好不容易回长安,我若是韦国公夏弘胜,必然会小心翼翼做人,惟恐再次引起今上的忌惮。这次的事,国公爷之所以这般强势,一则是冯家到底门楣低陋了些,冯初月又自身有些不检点之处,经不起推敲。二则世人对女子苛刻,对男子却颇为宽泛,这等事对夏二公子这样的世家公子来说,不过一桩风流韵事,不会让人联想到他品行上的瑕疵,故而韦国公才这般有恃无恐。”

一席话将整桩事分析了个明白彻底,沁瑶大感佩服,想到夏家作为,虽然知道冯初月是咎由自取,仍觉心里大不痛快,想着冯大哥这时候还不知道怎么个煎熬法呢。

想去冯家看看,又怕被冯初月给缠磨上,加上最近蔺效嘱她不要四处走动,免得夏家兄妹又生枝节,不如等哥哥回来,再跟他打听一二。

裴敏很是愤然,“我若是冯公子,岂肯咽得下这口气?先提剑将夏二公子杀了,再带着妹妹回乡,从此隐姓埋名,再不回长安,还做个什么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