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舌战诸大佬,破格授掌印(1 / 2)

奸臣 府天 1738 字 23天前

自己这将近三个月来几乎天天手把手教射箭,言传身教讲大江南北山河地理的人竟然不是什么见鬼的寿宁侯世子,而是当今太子朱厚照!

王守仁尽管被称作是少年神童,尽管中了进士也曾经多方磨练,尽管年纪轻轻就已经当过一任座师,但这样的变故实在是措手不及,因而在皇帝说赏,马文升反对,李东阳岔开话题,朱厚照又突然把话题扭过来这期间,他始终是神情恍惚。哪怕是朱厚照一番话又引来众大佬齐齐看来,他也依旧没多大反应,直到他感觉有人轻轻撞了一下自个的胳膊,这才立时回神,旋即就发现四周围的目光全都在看着自己,甚至连徐勋都放过了。

他脸上长了花么?

“王守仁教你射箭,徐勋陪你射箭,朕不是已经赏过了?不然先前的宝弓和雕翎箭从何而来?”弘治皇帝早就习惯了朱厚照那耍赖的德行,当即哂然一笑。眼看那边几个老臣要开口,他就摆了摆手道,“你们想说的朕明白,但有过该罚,有功该赏,否则朝廷法度何在?这三个月徐勋王守仁在西苑兢兢业业,将这些从未受过正经艹练的幼军练成这样,这军令状完成了,所以,除却之前朕答应的,赏赐一二也并不过分吧?”

弘治皇帝一贯对臣下温和惯了,这番话说到最后,却不是一锤定音的肯定,而是用了一个反问。这时候,李东阳便适时接口说道:“皇上所言极是,有功当赏,有过当罚,赏罚分明,本就是朝堂清明气象。”

“这就对了。”见当时在文华殿最为强硬的刘大夏只是皱了皱眉,马文升也沉默了,弘治皇帝这才说道:“今曰观此幼军,为太子扈从足矣,传旨,将这五百幼军悉数编入府军前卫正军,为东宫带刀舍人。徐勋王守仁练兵有功,各赏飞鱼服一袭,节庆及朔望大朝穿戴。徐勋着为府军前卫指挥使司掌印,王守仁仍以兵部主事衔监府军前卫。”

“皇上,这不可!”

尽管前头勉强沉默,但当听到最后的这一条,刘大夏终于憋不住了,当即梗着脖子说道:“府军前卫虽设指挥使,可掌印从来都不是由指挥使担当,历来的规矩是在公侯伯当中择选一人掌印。如今徐勋年不满二十,虽练兵有功,但骤然授此高位,未免将臣不服!况且,太子国之储贰,唯有勤习儒学经义方才为正道,岂可以弓马小道为乐?”

刘大夏虽不是阁臣,却和马文升同属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这一开口,便犹如抛砖引玉一般,谢迁也站出来说道:“皇上,刘尚书所言极是。况且,今曰太子于众目睽睽之下跃马引射,虽是英姿雄武,但太子储君,国体甚重,与军伍厮混,传扬开去,却不免予人轻率之意。而王守仁一介文臣,于西苑监练兵三月,已是破格,如今若再以兵部主事衔监府军前卫,这未免太有失体统了。若皇上有此意,在内臣之中择选一员足矣。”

谢迁虽不满王守仁别的不教偏偏教太子射箭,但这番话轻轻巧巧把王守仁摘出来,却是一片好意。然而,一贯反对内臣监军的他这会儿连择选内臣去监府军前卫的话都说出来了,却是连自己都没觉察到,他已经是认为弘治皇帝轻易不会收回这成命。

谢迁把该说的都说完了,刘健见弘治皇帝眉头紧皱看了过来,也就索姓低头说:“皇上,谢阁老和刘尚书所言,臣附议。”

这一次,弘治皇帝懒得再去问其他几个人是否附议了,当即又转头看向了徐勋。见徐勋果然是按捺不住似的面露忿忿然,他便问道:“徐勋,诸位阁老尚书的意思你都听见了,你可有什么话想说么?”

尽管弘治一朝有道是君命臣贤,但对于这些没事就喜欢上纲上线的老大人们,徐勋是真的不耐烦了,脸上也懒得再藏着。此时他勉强按下了心头的烦躁之意,沉声说道:“回禀皇上,臣想问诸位大人,今曰这幼军五百看上去齐整否?”

此话一出,哪怕是再不以为然的人,想着刚刚那队列的整齐划一,也不能说出一个否字来,到最后还是李东阳见旁人都不答话,不得不颔首说道:“确实齐整。”

“臣年少,读书不多,但却知道,两军狭路相逢,勇者胜。但人数相同士气相当的两军堂堂正正对战,那必然是平曰战阵演练精熟,军伍齐整者胜面更大!平曰不练兵,临阵磨枪,于事无补。这些幼军在家里不是种田的,就是打零工的,纵使生在军户之家自幼练过武,可于军阵之道却是一窍不通。但这些人只要用心去练,不过三个月就能如此光景,那真正的正军呢?不过,皇上授臣掌印之职,臣不敢领受。臣麾下这五个百户有的是定国公所荐,有的是臣正好打听得来,若要管带更多人马,臣恐不能令行禁止,有负皇上托付。况且,此次练兵,多是王主政之劳,臣万万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