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见观知世心有成(1 / 2)

大道争锋 误道者 2827 字 3天前

张衍先是起意回溯方才所见景象,试图中过去之影中寻到此物。

从最初万阙道人与他言谈,到方才玉简显现玄异那一刻,他来回看有几遍,却没有发现任何异状。

他也没有指望一次可成,继续深入辨观,可是无论他怎样来回查看,都找不到此物半点踪迹,好像这东西并不存在於过去之中。

他对这个结果倒是有所预计,万阙道人当年在发现此简不见之后,应该也试过这等办法,想来最后也是无所收获。

既然这个办法不妥,那就换一个路数。

他心下一思,脑海中却是想到了万阙道人将玉简交给自己时的情景。

其人为何非要将交给自己的东西化为简牍这等模样,而不是化作法符或是其他物事?

只是单纯因为这等东西修士用的最多么?他以为不只是如此,这里也许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知世简对其仍有些微影响,所以其下意识将交给他的东西凝聚成了此物模样。

要是这个推断为真,那么此物应该对他也有影响,只是这里作用十分之微小,还极可能已然融入他自身气机之中,所以感受不到。但要是找到这个关节,再顺着这条线回溯上去,不定就能寻定此物。

有了方才经历,他已是明白,对待此物当不单单落於一处,而是该兼顾诸有,於是他凝神闭目,神意霎时延伸入上下四方,过去未来之中,试着感应此中一切变化。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因为此物不管如何飘忽,既然曾经显现在现世之中,并被过往之人所看见,那么必然与现世是有某种联系的,哪怕再是微小,也是存在的。

现在他道行乃是当世最高,已经达到了上境之下的道法至巅,除了牵涉到那更为上层之事,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瞒过他感应,故是很快,一股若有若无的异状便就出现在了心神之中。

他发现此与以往见任何东西都是不同,像是一缕气雾织成的丝线,十分飘忽模糊,尽管能隐约感得,可一伸手,仿佛其就从指缝之中漏了过去,无法真正抓住。

那应该就是此简滞留於现世的一线痕迹了。

他反覆去感应,总感觉下一刻就可取得,可又似永远无法接触,好在能感得这一点,就说明他已是走在了正路之上,而凡事就怕没有头绪,现在有了方向,那么总是能想到解决之法的。

可就在他如此思忖时,忽然发现,那一丝感觉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轻,似隐隐有脱离自身之兆。

他目光一凝,反应过来,如无意外,该是此物越是着意其上,则距离寄主越远,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法违逆的,最后即便不会离他而去,很可能也会彻底消失。

他推算了一下,在正常情形下,要想依靠那一丝感觉找到此物本来,即便是他,也至少需要半日功夫,这里还要考虑到,此物是会随着他的关注不断消减的,剩下时间实际上不足以将之找出来。

这里倒不是没有办法,他大可以静心止念,抚定思绪,只用自身道法寻求那吉利所在,随后再出外搜拿,假设能一击而中,那就达成目的了。

可要不成,那就会一次难过一次,还难言是否还会引动另外变数。

所幸除此外,他还有一个更好方法。

他伸手入袖,握住残玉,便把心神沉入其中。

此间能够完满再现自身之上每一分变动,所以这里同样也有了那玉简感应,而因为这等感应同样是映照出来的,所以不会干涉到正物,也不会导致其远离。

如此只要在这里反覆推演,当就能很快掌握摄拿此物的关窍。

因为残玉之内不必太过考虑时间,所以他也能从容施为,心神在沉浸许久之后,也是渐渐明了了该如何拿定那一缕线索。

因思及一些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所以他又在此多驻留了一些时候,直到都有了解决之法,这才自里退了出来。

心神方一转出来,立时照法施为,瞬息间拿住那一点关节所在,随后顺此攀附而上,并将之牢牢盯住。

过有一会儿,他双目睁开,将那玉简拿到眼前,见此物又还变成了先前那既是沧桑古旧,又是焕然如新的矛盾模样,已然是成功将之摄还了回来。

但这并不是说此物就不会消失了,其之所以呈现面前,是因为被他暂时定住,可因为意注其上,所以此物会逐渐淡去,直至彻底,这是无法阻止的。故是从此刻起,他得需抓紧时间了。

他心意入内一转,瞬时间,诸多上境之妙玄纷纷显於脑海之中。

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看过的东西,有些从清晰变得模糊,似在遗忘之中,可照理说,莫说他这等功行之人,就是一个寻常修士,也是绝然不会忘记以往见过之物,这情况看去有些反常。

对此他却很是镇定,因为他大致能猜到此中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