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灾情应对(2 / 2)

寻唐 枪手1号 2506 字 29天前

“当然,像镇州,赵州,定州,易州,沧州,棣州,深州,景州这些地方,受到的影响较小,减产不会超过一成,而河东,河中,昭义,魏博地区,减产在二成左右,较为严重的是安绥地区,平卢地区以及瀛州,莫州,平州等地,减产超过四成以上。”刘新接着道。

“司农寺的应对!”李泽敲着桌子又道。

“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并不用太过於担心。”刘新道:“连接数年,朝廷治下其实一直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的,各地的常平仓都是满满当当。在我们的调查当中,百姓手中,事实上也有相当多的存粮。司农寺作了一个大致的统计,认为只需要将常平仓的储备粮释放出约三分之一强,便能顺利地撑到秋收。而常平仓保持一半以上的伫备,并不会对朝廷形成太大的影响。”

“另外,漠南漠北等口外地区,准备向内地输送各类牲畜数万头,这些肉食进入内地之后,也会对物价的平抑起到巨大的作用。总体上来说,这一次的旱情,对我们当然是有影响的,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

“很好。”李泽满意地点了点头:“诸位也都听到了,虽然遭了灾,但我们却完全不必担心什么,这是诸位这些年来辛苦努力的结果。”

“全赖李相领导有方!”既然李泽自己先开启了表扬大家的节奏,那么大家也就不妨来拍一拍他的马屁了。再说了,这的确是实实在在的政绩,连续数个月不下雨,这么广大的区域内减产如此严重,但朝廷应对起来却是行有余力,这的确是李泽治理有方了。

“好了,咱们不互拍马屁了。”李泽笑道:“虽然我们知道我们不会有缺粮之虞,但老百姓不见得都知道,各衙门,包括各地方,要想办法安定人心,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不缺粮。现在粮食虽然放开了,但平抑粮价还是必须的,只不过不再用行政的命令,而是要用市场的手段。”

所有官员都是点头赞同。

人心的稳定无疑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谣言可是杀人,谣言也可以毁掉无数人辛苦多年才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这样的时刻,并不排除有别有用心的人会施加一些手段。

“但凡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李泽转头看向金源,“田卿不在,金少卿说说具体情况吧。”

金源清了清嗓子,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几乎是铁律,像这一次的大面积干旱之后,以前长埋在水下的河床都裸露出来了,大量的湿地、滩涂干涸,从我们医家的常识来看,便会有一些瘟役在其中滋生,一个应对不当,便会引起瘟役。”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干旱之后,很有可能形成蝗灾。”金源的话,让屋里有些骚动起来:“太医署专门派出了一支队伍做了实地调研,的确是很多这样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蝗虫卵,蝗灾的可怕,想来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了。”

“说对策!”

“太医署已经向各州、府、县发出了公函,要求他们大量地烧制石灰,然后将石灰洒在这些裸露的河床,表面干涸的滩涂、湿地之上,尽可能地灭杀虫卵。各地要尽量地发动群众,注意清洁卫生,清除垃圾,不喝生水等等,我们制作了一本小册子随同公函一起下发到了各地。”

李泽转头看向章循:“会议之后,以宰相府的名义下发督促函,告诉各地官员,必须严格按照太医署下发的公函行事,如有差池,必将严惩。”

“是。”章循站在李泽身后,却是提笔如飞一般地在本子上记了下来。

“李相,太医署同时也要求各地医馆配备地应对瘟役的药材,要求各地药坊制作清瘟丹等成药备用,我们的策略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没有。”金源接着道。

“就是这个道理!”李泽赞赏地看着金源道:“这些事情,但凡出现一个,都会出大乱子,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因此而浪费了不少钱财也无所谓。”

“也不见得会浪费。”金源笑着道:“以我们目前得知的一些情况来看,关中地区,只怕绝对是要遭灾的,如果我们这边应对合适,没有出现灾情的话,那这些东西,到时候,是可以卖一个好价钱的。”

“原来你还打着这个主意。”

“李相,到时候我们不但可以赚钱,还可以赚人心,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在救命啊!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下官认为,都是好的。”金源认真地道。

“也是!”李泽看着夏荷道:“户部在资金上面给予太医署一定的扶持。杨开,监察院时刻关注对面的情况,如有苗头,提前作好铺垫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