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1 / 2)

封刀 青山荒冢 2718 字 1个月前

卧病多日的肃青道长与刚刚归来的弟子大打出手,长剑斩断拂尘,却在伤人之前被慕清商自己生生压下,跟着闯入院落的沈留双双离去。

肃音师太得到消息后却没有震怒,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后续,让寥寥几名目击者三缄其口,这才带着纪清晏、荆斐和宋绮微进了肃青房间。

肃青盘膝坐在榻上调息,地上满是破碎的镜片和杂物,还有几滴鲜血。

肃音师太脸色一变,急忙上前:“师兄,他……”

“他没做什么。”肃青睁开眼,看向那几滴血,“我无事。”

两人大打出手,肃青既然毫发无损,血自然是出于那头也不回的离人。

纪清晏看到了一枚带血的刻刀,上面沾的血不多,却十分刺目。

宋绮微声音发抖:“清商师弟……”

“我本以为,能用这最后一点力气给他一个解脱,为此做好了最坏打算,却没想到……他会在最后关头自己收手。”肃青深深叹气,好像在这一瞬间又老了十来岁,“这一次,又是我错了。”

纪清晏突然转身跑了出去。

肃青没有阻止他,只是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宋绮微捂着嘴大气不敢出,反而是荆斐开了口:“师父,你做错了什么?”

肃青一言不发,荆斐有心继续问,却被肃音师太压下。

良久,肃青才道:“取名谱来。”

纪清晏在外奔波月余,几乎找遍整个东陵,却始终没见到慕清商和沈留的影子,偶尔听见一点线索,却说曾看到那狐狸眼的年轻公子带着脸覆白银面具的少年从水路走了,也不晓得去往何方。

他心急如焚,本想继续追赶寻找,却在此时被荆斐拖回了太上宫。

太上宫第四代掌门,肃青道长病逝。

纪清晏如遭五雷轰顶,太上宫满目缟素,无人笑靥。

然而慕清商依旧没有回来。

七日之后,肃青道长葬入清静坪,纪清晏着一身素衣继任太上宫第五任掌门,从此成了端涯道长。

没人知道那天在非道阁到底发生了什么,仿佛随着肃青道长的死,这一切都成了过去。

他临终之时没有提起慕清商只言片语,生前也没让任何弟子对其置喙半句,仿佛那人自下山便再未回转,非道阁里那一场短促的惊变似乎从未发生。

肃青下葬那日,端涯道长独自在清静坪站了许久,从黄昏到月上柳梢,渐渐有细碎飞白落在身上。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早,如今下了第一场雪。

年轻的端涯道长合上手中书卷,将其放在了肃青道长坟前,脚步顿了顿,终是转身离开了清静坪。

雪越来越大。

等到那书卷都快要被融化的雪水濡湿,才有一只手将它拿了起来。

观其身量,那还是个少年人,背负古剑,着白色罩衣和素色箭袖长衫,脚踏云纹缎靴,高高束起的长发飘满碎雪,面目却被隐藏在一张白银面具下。

唯一露在面具之外的只有那双冰冷的眼睛。

他拿起了那本记载太上宫历代师徒传承的名谱,仔仔细细从第一页翻到最后:太上宫第四代掌门肃青道长,亲传弟子端涯道长纪清晏、慕清商、端衡道长荆斐。

手指在其中一个名字上顿了片刻,那双冰冷的眼瞳突然一缩,

原先写着“慕清商”三字的一列末端,被人用熟悉字迹添补了一个名字——端清。

第181章 宫变(一)

十年前,八月十五,中秋月圆。

这该是万家团圆的好节日,奈何黄昏初至,街上车马行人就匆匆回转,并不在外多做逗留,道旁酒肆瓦舍也大多关门闭户,只剩下零星几家点燃灯火准备做夜生意。

然而那生意是惨淡的,只有些布衣百姓流连其中,间或几名低俗富商,往日着绫罗珠玑的贵人此时一个都看不到,来往的软轿马车也直向府邸未曾停留。

天京城是天子脚下的繁华之地,又是在这一年一度的佳节,按理说怎么都不该沉寂至此,奈何崇昭帝年迈病重,七日前召集百数僧道入奉天殿,替天子向上苍祈福延寿。为表诚意,文武百官皆不可以酒色作乐,需清身净气斋戒十日,待祈福道场结束之后方可解禁。

平生少有仁德事,何求青天予慈悲?

哪怕再愚昧的人也能猜到,帝王这是药石无灵,唯有寄愿神佛求一回苟延残喘。

一时间,朝堂之上暗流疾涌,天京城内风声鹤唳。

不管达官贵人心中多少心思,在这节骨眼上都恨不能谨小慎微,唯恐让人抓住了错处,牵一发动全身,引得危险的天平倾轧。

偌大市井之中,今夜花街柳巷眠宿无声,唯有醉春楼里尚有点星烛火。

三层雕栏画楼,取下繁复红灯,收起缠绵幔帐,正门偏门俱是紧闭的,摆足了“闭门谢客”的家势,然而这楼中情形却并非如此。

食色性也,贵人们过惯了酒色财气的生活,哪能真安安分分当上十天吃斋念佛的居士?比起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聪明人,世间更不乏偷奸耍滑之辈。

更何况,今夜乃是红绡娘子自赎己身的日子。

“红绡娘子”自然是艺名,她是这醉春楼的头牌姑娘,两年前被欠了一屁股赌债的爹高价卖到此处,男人假惺惺跟老鸨央求,让她做个清倌人,待自己赚了钱便回来为女赎身,却没想到不待老鸨嘲讽,那姑娘已经在卖身契上画了押。

“你既不要我,我也不强求,五百两银子是还爹生娘养之恩,此后你死我活再不相干了。”

她将手里那块正红的帕子一剪两半,从此就成了醉春楼的红绡姑娘。

比起所谓的清倌人,肯舍下皮肉摸爬滚打的红倌自然更能获利,红绡娘子是个聪明的,她不愿意在风尘之地蹉跎半生,索性舍了脸面自矜,用她的才貌聪慧去争去抢,两年下来已经成了醉春楼的头牌,艳名盛传大半个天京城。

她的客人自然从贩夫老板变成了权财官商,依然不生自满,循规蹈矩地少听少问,恰到好处地讨巧调情,但凡点过红绡娘子的牌子,便没有哪个男人不会为她神魂颠倒。